裝修增項是業主最頭疼的問題之一——合同報價5萬,施工中卻以“拆墻需加固”“水電改造超支”等理由不斷加價,最終花費超10萬。據調查,超70%的業主遭遇過裝修增項,平均增項金額達合同總價的20%-30%。本文結合真實案例與行業潛規則,揭秘增項套路,提供6大防坑策略,助您把預算牢牢鎖在合同里。
一、增項套路大起底:施工隊的“加價三板斧”
1. 低價引流,后期“釣魚”
典型話術:“這個套餐價絕對透明,施工中絕不加錢!”
真實操作:合同中故意漏報關鍵項目(如拆墻垃圾清運、衛生間包管),施工時以“必須做”為由強制增項。
案例:北京業主李女士簽訂6萬元全包合同,施工中被告知“陽臺保溫層需拆除”,否則瓷磚易脫落,被迫加價8000元。
2. 模糊工藝,變相收費
典型話術:“我們按行業標準施工,您放心!”
真實操作:合同未明確工藝標準(如墻面基層處理刷幾遍膩子、水電管線走頂還是走地),施工時以“升級工藝”為由加價。
案例:上海業主王先生合同寫“墻面刮膩子”,施工中被告知“原墻面不平需沖筋找平”,額外收費1.2萬元。
3. 以小博大,連環增項
典型話術:“這個改動很小,不影響總價。”
真實操作:通過“拆改-修補-升級”連環套路,將小改動變成大工程。例如,業主提出“移動一個插座”,施工隊可能以“移動需重走電路”為由,要求全屋水電改造。
案例:廣州業主陳女士僅想移動廚房水槽位置,施工隊以“水管需重新鋪設”為由,最終增項2.5萬元。
二、防增項6大核心策略:從合同到施工全程鎖死預算
策略1:合同寫明“零增項”,總價鎖死
關鍵條款:
“合同總價包含但不限于:設計費、材料費、人工費、管理費、垃圾清運費,無特殊情況不得增項。”
“增項需經業主書面確認,且總價漲幅不超過合同金額的5%。”
避坑效果:某業主合同明確“零增項”,施工隊以“瓷磚規格不符需切割”為由要求加價,業主以合同條款拒絕,最終施工隊自行承擔費用。
策略2:材料清單細化到型號,避免替換
關鍵操作:
列明所有材料品牌、型號、規格、環保等級(如“XX品牌E0級多層實木板”)。
約定替換規則:“若材料缺貨,需提前3天告知并提供同檔次替代品,經業主書面確認。”
避坑效果:杭州業主合同寫明“使用XX品牌乳膠漆”,施工隊試圖用工程款替代,業主以合同條款拒絕,施工隊被迫更換。
策略3:施工工藝白紙黑字,拒絕模糊
關鍵內容:
水電:管線走向(走頂/走地)、開槽深度、穿線數量(如“2.5平方線穿管不超過3根”)。
墻面:基層處理步驟(如“刷界面劑→掛網→刮2遍膩子→打磨”)。
防水:涂刷高度(衛生間2.4米)、閉水試驗時間(48小時)。
避坑效果:成都業主合同明確“墻面刮2遍膩子”,施工隊要求“沖筋找平”加價,業主以工藝不符拒絕,施工隊按合同執行。
策略4:增項鎖死“書面確認”,拒絕口頭承諾
關鍵原則:
任何增項必須通過“書面變更單”確認,口頭承諾無效。
變更單需包含:增項內容、單價、總價、工期影響,并由雙方簽字。
避坑效果:深圳業主施工隊口頭承諾“移動插座不收費”,施工中要求加價,業主以無書面確認拒絕,施工隊自行承擔。
策略5:分階段付款,尾款壓質保金
推薦比例:
30%預付款(開工前)
30%水電驗收后
30%泥木驗收后
10%尾款(整體驗收合格后3個月支付)
避坑效果:武漢業主采用“3331”付款,施工隊因增項未獲確認拒絕施工,業主扣留尾款迫使其按合同執行。
策略6:聘請第三方監理,關鍵節點驗收
關鍵作用:
水電驗收:檢查管線是否按圖施工,是否存在繞線、偷工減料。
防水驗收:監督閉水試驗,避免后期滲漏。
竣工驗收:核對材料品牌、工藝標準,防止“以次充好”。
避坑效果:南京業主聘請監理,發現施工隊用雜牌電線替代合同品牌,及時叫停并索賠,避免損失3萬元。
三、終極避坑口訣:合同嚴、材料細、工藝明、付款慎、監理狠
合同嚴:零增項、總價鎖死、違約賠償。
材料細:品牌型號環保級,替換需書面確認。
工藝明:步驟標準全寫清,拒絕模糊操作。
付款慎:分階段支付,尾款壓質保金。
監理狠:第三方把關,關鍵節點必到場。
結語:裝修增項的本質是“信息差”與“合同漏洞”的博弈。業主需提前做足功課,用白紙黑字鎖死每一分預算,用專業監理監督每一道工序。記住:增項不可怕,怕的是業主沒準備。轉發這篇文章給正在裝修的朋友,讓無良套路無處可藏,守護每一分血汗錢!